垃圾事小,事关者大。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好习惯的养成,为疫情期间公共卫生管理提供了重要基础。所以,除了少出门、勤洗手,做好垃圾分类,保持环境卫生,也是为防疫抗疫做贡献。
对于生活垃圾分类,师生们需要注意哪些小细节呢?
一、你对垃圾种类的分类了解有多少?
垃圾种类主要分为有害垃圾、可回收垃圾、其他垃圾以及厨余垃圾四大类,目前经常采取四桶四色区别:
它们具体包括哪些呢,请对照:
二、废弃的口罩属于什么垃圾?应当如何处置?
根据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印发的《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口罩使用指南》,使用后的口罩采用“二分法”,即健康人群使用后的口罩属于生活垃圾,可以按照其他垃圾或者有害垃圾进行投放,学校应增设投放废弃口罩回收桶,并统一设置文字标识,进行收集。疫情期间,师生们使用过的一次性口罩均可自觉分类投放至口罩回收桶。而疑似病例或者确诊患者使用后的口罩,属于医疗废弃物,应当按照医疗废物进行处理。
三、如何处理特殊生活垃圾?
对疑似发现病例的小区、集中隔离观察点等场所产生的生活垃圾,采取专人、专车、专线单独收集和密闭运输的方式,直接送往垃圾焚烧厂焚烧处理。
四、为了科学、规范的做好垃圾分类工作,学校向全体师生提议:
1.要和家人商讨怎样充分利用家中的有限资源,科学合理地进行垃圾分类。
2.要思考怎样做才能尽量减少家里废弃物的产生。
3.要用实际行动配合家人做好家中生活垃圾的分类。
4.要在垃圾分类时,做好防护措施,尽量不碰可疑的东西,丢垃圾时,如果一定要掀垃圾桶盖,最好戴一次性手套。
5.要做到及时洗手、消毒。
在这个特殊时期,加强疫情防控,提高卫生、环保意识以及病毒防范意识,做好垃圾分类工作是至关重要的一环。优良的环境卫生更是防止各类病毒、细菌传播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