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专业名称:旅游服务与管理(民航服务与管理方向)
专业代码:130200
1.应、往届初中毕业生,需面试、政审合格且身体健康,无传染性疾病者;
2.五官端正、肤色好、身体健康、身体匀称、性格开朗、举止端庄;
3.身高:女性:160cm-172cm,男性:172cm-182cm。体重kg=(身高cm-110)+(身高cm-110)x10%。视力:双眼矫正视力(E形表)上不低于4.8; 色觉嗅觉正常;面部、颈部手部无明显疤痕;口齿清楚,中、英文发音基本准确,听力正常;无精神病史、无肝炎病史、无慢性疾病史、无明显内、外八字。
3年
序号 | 职业岗位 | 资格证书 |
---|---|---|
1 | 民航航站楼安全检查 | 劳动就业保障部颁发航空服务与管理岗位合格证书,上岗企业颁发的实习生上岗合格职业能力证书,亚洲航空航海人才储备培养协会颁发的职业能力认证证书。 |
2 | 民航航站楼地面问询服务 民航航站楼值机服务 | 劳动就业保障部颁发航空服务与管理岗位合格证书,上岗企业颁发的实习生上岗合格职业能力证书,亚洲航空航海人才储备培养协会颁发的职业能力认证证书。广西省普通话测试中心颁发的二级乙等以上普通话证书。 |
3 | 民航航站楼高端旅客服务 | 劳动就业保障部颁发航空服务与管理岗位合格证书,上岗企业颁发的实习生上岗合格职业能力证书,亚洲航空航海人才储备培养协会颁发的职业能力认证证书。广西省普通话测试中心颁发的二级乙等以上普通话证书。 |
4 | 民航航站楼引导服务 | 劳动就业保障部颁发航空服务与管理岗位合格证书,上岗企业颁发的实习生上岗合格职业能力证书,亚洲航空航海人才储备培养协会颁发的职业能力认证证书。广西省普通话测试中心颁发的二级乙等以上普通话证书。 |
5 | 民航航站楼柜台综合服务 | 劳动就业保障部颁发航空服务与管理岗位合格证书,上岗企业颁发的实习生上岗合格职业能力证书,亚洲航空航海人才储备培养协会颁发的职业能力认证证书。广西省普通话测试中心颁发的二级乙等以上普通话证书。 |
6 | 民航航站楼商业服务 | 劳动就业保障部颁发航空服务与管理岗位合格证书,上岗企业颁发的实习生上岗合格职业能力证书,亚洲航空航海人才储备培养协会颁发的职业能力认证证书。广西省普通话测试中心颁发的二级乙等以上普通话证书。 |
7 | 民航航站楼商业服务 | 劳动就业保障部颁发航空服务与管理岗位合格证书,上岗企业颁发的实习生上岗合格职业能力证书,亚洲航空航海人才储备培养协会颁发的职业能力认证证书。广西省普通话测试中心颁发的二级乙等以上普通话证书。 |
8 | 民航客票销售与电话营销 | 劳动就业保障部颁发航空服务与管理岗位合格证书,上岗企业颁发的实习生上岗合格职业能力证书,亚洲航空航海人才储备培养协会颁发的职业能力认证证书。广西省普通话测试中心颁发的二级乙等以上普通话证书。 |
9 | 民航货运服务 | 劳动就业保障部颁发航空服务与管理岗位合格证书,上岗企业颁发的实习生上岗合格职业能力证书,亚洲航空航海人才储备培养协会颁发的职业能力认证证书。 |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扎实的学问基础常识、航空服务与管理专业理论常识和基本操作技能的,能从事民航机场地面服务部分岗位(货运、安检、票务、问询等)基层管理工作的,可持续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
本专业要求通过综合职业能力训练和全面素质的培养,使学生掌握从事民航旅客运输和管理的基本能力和技能。
具有严谨的服务质量意识和良好的职业养成意识;
具有熟悉航空服务与管理的业务流程和工作要求,以及有关的政策和法规的能力;
具有能熟练地运用航空英语以及能灵活地运用商务礼仪,礼貌得体地与服务对象进行交往的能力;
具备熟练地使用航空地面服务各种设备和应急设备的能力;
具备民航运输企业及航空商务管理与服务技能常识能够为民航建设与发展做出贡献的应用型人才。
1.常识结构
(1)了解民航基本情况,掌握民航客运服务、货运服务及行李运输、空港及候机楼客运服务的基本常识和服务程序。
(2)掌握现代航空服务与管理的基本常识。
(3)掌握必须的旅游历史、地理、文学常识。
(4)掌握职业道德规范和礼貌礼仪常识。
(5)了解客舱服务心理学的基本常识。
(6)了解航空服务与管理专业应必备的专业技能和相关常识。
(7)掌握计算机操作以及文字编辑与处理的基本常识。
(8)掌握行业有关法规及国际规范。
2.能力结构
(1)具有航空旅客运输、货物运输服务岗位应有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
(2)具有在本岗位工作中运用相关法律的能力。
(3)具有空港事务处理、客票销售中的定座和其他处理能力。
(4)具有从事航空地面服务的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服务意识和较强的应变能力,初步具有空港紧急情况处置能力。
(5)具有在服务业中较规范的人际交往和公关能力。
(6)具有沟通协调、团队合作能力。
(7)具有较强的自学与获取新常识的能力。
序号 | 课程名称 | 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 | 参考学时 |
---|---|---|---|
1 | 职业生涯规划 |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大纲》开设,使学生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常识和常用方法,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职业观、择业观、创业观以及成才观,形成职业生涯规划的能力,增强提高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自觉性,做好适应社会、融入社会和就业、创业的准备。 | 32 |
2 | 职业道德与法律 |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职业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大纲》开设,帮助学生了解职业道德的作用和基本规范,陶冶道德情操,增强职业道德意识,养成职业道德行为习惯;引导学生掌握与日常生活和职业活动密切相关的法律常识,树立法治观念,增强法律意识,成为懂法、守法、用法的公民。 | 32 |
3 | 核心价值观 | 引导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相关基本观点和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学问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关常识;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提高辨析社会现象、主动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 | 34 |
4 | 体育 | 通过体育运动强化人们公平竞争的意识;培养人们团队协作的精神;磨炼人的意志力;培养人们以健康的心态面对成功和失败。 | 32 |
5 | 普通话 |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掌握普通话的标准定义,了解普通话水平测试的等级标准,较系统地掌握普通话语音基本常识和要领,具备较强的发音辩证能力和自我训练能力。能拥规范标准或比较规范标准的普通话进行朗读、说话、演讲及其他口语交际。 | 32 |
6 | 语文 | 语文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本课程的任务是:引导学生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和思维发展,加强语文实践,培养语文的应用能力,为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以及继续学习奠定基础;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学问素养,弘扬民族优秀学问和吸取人类进步学问,为培养高素质劳动者服务。 | 68 |
7 | 数学 | 数学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必要的数学基础常识,具备必需的相关技能与能力,为学习专业常识、掌握职业技能、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 68 |
8 | 英语 | 英语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常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和职业场景中的英语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学问意识,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和学问素养;为学生的职业生涯、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 68 |
9 | 计算机应用基础 |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大纲》开设,注重培养学生计算机操作基本技能,使学生具有运用网络获取、加工、整理信息及文字、数据处理的能力。 | 68 |
10 | 音乐 | 良好的音乐感受能力与鉴赏能力的形成,对于丰富情感,提高学问素养,增进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本课程旨在激发学生听赏音乐的兴趣,养成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积累鉴赏音乐的经验。 | 16 |
11 | 美术 | 本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理想,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对美的感受力、鉴赏力、表现力和创造力。本课程主要是对优秀美术作品的鉴赏与学习,渗透笔画、设计与制作、图形创意等的学习,使学生达到以美引善,以美启真,以美怡情的的目的,以促进大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 36 |
12 | 心理健康 |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学大纲》开设,注重培养学生正确面对与解决各种心理问题的能力,提高应对挫折、适应社会的能力与自我调适能力。 | 32 |
13 | 书法 | 本课程的目的是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书法艺术的性质、特点,了解书法历史的概述,了解主要书体的艺术特点和书写技法,掌握书法美学的基础理论,鉴赏书法作品的一般原则和方法,以培养感受书法美的敏感,提高书法审美水平。 | 34 |
课程名称 | 课程描述 | 课时 |
---|---|---|
中国机场基础 | 本课程系统的向学生先容中国机场的设置、布局原则、发展历史、航线关系、布局原因等,让学生通过本课程可以系统的了解中国机场的发展以及机场基本的应用职能,本课程位民航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基础专业课程。 | 36 |
职业化妆 | 本课程是依据民航机场服务人员妆容标准为依据,向学生进行化妆基础、化妆工具使用、化妆分类、化妆方式方法、皮肤养护、工作速妆方式、职业妆盘发等方面进行教学,使学生掌握机场地面服务岗位化妆的基本技能和方式方法。 | 72 |
中国民航基础常识 | 本课程主要是以从事民航服务与管理专业所需要的基础常识为视角,对民用航空的历史与发展、飞机的一般先容、飞行基本原理、空中交通管理、民航旅客运输以及货运等方面的基础常识进行系统的先容。 | 126 |
民用航空器发展 | 本课程主要是以飞机的发展史为依托,向学生系统的先容飞机的发明、飞机的变革历史、飞机的民用应用、全球主力机型的中国应用、如何识别飞机型号、飞机基本载客的常识和数据等方面进行系统的先容。 | 144 |
职业礼仪与素养 | 本课程主要以民航机场工作人员礼仪与素质要求为依托,向学生进行民航机场工作人员应该具备的职业素质以及职业礼仪,从学生的内心培养以及外在形象的打造进行系统的教学,让学生毕业可以达到民航机场对于工作人员的职业礼仪要求和素质要求,成为一名合格的工作人员。 | 144 |
机场标识识别 | 本课程是依托民用航空机场指示以及标识使用要求为依托,向学生系统的先容民航机场国际通用的标识含义、标识用途、标识使用等方面的专业常识,让学生能够看懂会使用民航机场的标识,为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 36 |
旅客进出港常识 | 本课程是依托民用航空机场旅客进出港流程标准为依托,向学生系统的先容从旅客购票、办理登机手续、安全检查、候机楼候机、登机、抵港行李提取、接机、航站楼交通中心等方面进行流程化的先容,让学生熟练的掌握民航机场旅客进出港的流程。 | 36 |
服务表达与沟通 |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提升恰当表达与有效沟通的意识与技巧,引领学生丰富语言积累、缜密表达思维、能够欣赏语言的美、创造美的语言,培养和提高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和水平。课程采用文献研讨、案例分析、演练、游戏、模拟场景等多种方式进行教学,课程内容主要着眼于日常学习生活与职业发展中最常用的表达沟通常识和技巧,包括思维、倾听、交流、演讲、辩论、团队合作、面试以及跨学问沟通等。考核方式包括个人展示、集体讨论、实践活动报告等。 | 36 |
全球豪侈品品牌识别 | 本课程依托民航机场航站楼地面商业服务体系为依托,向学生系统的先容设立在民航航站楼楼中的豪侈品品牌商业服务,让学生能够认识全球豪侈品品牌,知道它的含义和应用领域,课程是以提升学生综合商业素质为培养目标。 | 36 |
航线地理 | 本课程以空港城市先容为例,第一部分先容了空港城市与航空服务工作相关的、乘客比较关心的内容,包括该市重要机场、以该市为主基地的航空企业、机场进城交通(机场大巴、公交车、出租车、地铁)的具体情况、酒店住宿概述。第二部分为城市概述,包括城市职能、地理位置、具体经纬度、地形地貌、气候特点、名称由来、历史学问、市树市花、方言、美景、美食、风物特产等内容。 | 36 |
国际旅行术语 | 本课程为常识性课程,主要对学生进行在国内外旅行中常用的术语使用以及术语的含义,包括术语的英文含义,让学生更加熟练的掌握专业词语的使用和应用。 | 36 |
紧急救护与逃生 | 本课程依托民用航空机场旅客紧急救护预计公共场所紧急逃生要求为依托,对学生进行人员急救常识、急救鉴别、急救操作、急救理论与注意事项。逃生原则、逃生方式方法、生存常识等领域的专业教学。 | 36 |
机场地面服务概论 | 本课程是从机场概述、机场的部门构成及功能、机场候机楼管理及流程、机场值机服务、机场安全检查服务、机场候机服务、机场商业服务概述、民用机场特种车辆和专用设备概览八个方面详细地先容了机场地面服务的方方面面,让学生可以熟练的掌握民航机场地面服务的常识与基础。 | 72 |
机场地面岗位设置 | 本课程是依托民航机场地面岗位设置标准与职能标准为依托,系统的向学生先容民航机场地面服务部门、地面保障部门、地面运营部门的设置原则与分工,让学生更加了解机场地面岗位的各类职责分工。 | 72 |
民航三字代码 | 本课程是航空服务与管理专业非常重要的核心课程之一,也是学生日后工作的必须要掌握的技能。课程将向学生传授航空企业、全球机场的三字代码编号,学生记忆掌握,以便日后开展相关的工作,本课程属于记忆类课程。 | 72 |
机场服务英语 | 本课程依托民航机场服务人员英语技能标准为依托,向学生进行机场服务英语、机场应急英语、机场专业英语、机场外籍旅客沟通问询英语的英语技能教学,使学生可以掌握基本的机场服务英语的沟通技能。 | 72 |
民航服务平台常识 | 本课程是依托目前社会主流的民航预定系统APP进行系统教学,向学生传授以携程、去哪、马蜂窝等主流行程预定App的使用,让学生可以掌握这些与民航服务平台相关的业务常识。 | 36 |
注:1.总学时3100。其中公共基础必修和限选课程(含军训)学时占比约36.3%;专业技能课(含顶岗实习、专业认识与入学教育、毕业教育)占比约52.7%;任意选修课364学时(其中人文选修课程与专业选修课程课时比约为4:6),占比约11%。
课程理论体系建构的总体思路可以概括为“总体布局,分层定位”。
所谓“总体布局”,就是不以孤立的、割裂的方式,而是结合学生航空服务与管理与管理教育的全过程来思考专业课程体系的特殊性和承上启下的性质,在这方面本专业具有优势,专业建设依托航空模拟舱和CBT教学中心作为学生的校内实习基地,为学生的专业技能发展提供基础。
所谓“分层定位”,就是根据学生接受专业教育过程中的不同的阶段确定相应的教学目标。学生入学第一学期采用“宽基础”模式,以宽厚的学问基础和管理理论课作为发展的基础,具体内容包括外语、计算机、航空业基础常识、市场营销、心理学等课程。第二学期则要分层次,在学问基础课、专业课、技能课的开设中,采用“倒三角型”培养模式,激发学生对本专业的学习兴趣,加强技能常识的学习和训练,安排航空企业各个主要业务部门的专业技能实习;课程设置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在整个航空服务与管理相关产业中触类旁通,并具备一定的技能,以适应动态市场对专业人才的需求。
以技能为本的课程体系,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在不同学期安排不同的实习,包括认知实习、民航企业各个主要业务部门的专业技能实习,使学生既要拥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要具备娴熟的专业技能。这就要求大家在注重外语教学的基础上加强学生的技能培养,突出我院的自身特色。技能课的体现方式较多:如以民航概论、客舱服务礼仪、民航服务于管理服务实操为主的操作课、技能理论课、社会实践课、岗位实习课等,理论与实践交叉进行,使两者都得以提高。按照这种方法建立起来的新的课程体系完全是动态的。针对人才市场变化的要求,实践体系结构中相关的部分可与之保持同步。
课程分类 | 课程名称 | 课程性质 | 学时 | 学分 | 各学期周数、学时分配 | ||||||||
总学时 | 理论学时 | 实践学时 | 1 | 2 | 3 | 4 | 5 | 6 | |||||
18周 | 18周 | 18周 | 18周 | 18周 | 18周 | ||||||||
学问 基础课 | 职业生涯规划 | 必修 | 36 | 28 | 8 | 2 | 2 |
|
|
|
|
| |
哲学与人生 | 必修 | 36 | 32 | 4 | 2 |
|
|
| 2 |
|
| ||
职业道德与法律 | 必修 | 36 | 28 | 8 | 2 |
|
| 2 |
|
|
| ||
经济政治与社会 | 必修 | 36 | 28 | 8 | 2 |
| 2 |
|
|
|
| ||
英语 | 必修 | 108 | 88 | 20 | 6 | 3 | 3 |
|
|
|
| ||
语 文 | 必修 | 144 | 120 | 24 | 8 | 2 | 2 | 2 | 2 |
|
| ||
数 学 | 必修 | 72 | 72 |
| 4 | 2 | 2 |
|
|
|
| ||
体 育 | 必修 | 144 | 10 | 134 | 8 | 2 | 2 | 2 | 2 |
|
| ||
计算机应用基础 | 必修 | 36 | 10 | 26 | 2 |
| 2 |
|
|
|
| ||
安全教育 | 必修 | 18 | 12 | 6 | 1 |
|
|
| 1 |
|
| ||
小计 |
| 666 | 428 | 238 | 37 | 11 | 13 | 6 | 7 |
|
| ||
专业课 | 专业核心课程 | 中国机场基础 | 必修 | 36 | 20 | 16 | 2 | 2 |
|
|
|
|
|
职业化妆 | 必修 | 72 | 0 | 72 | 4 | 2 | 2 |
|
|
|
| ||
中国民航基础常识 | 必修 | 126 | 80 | 46 | 7 |
|
| 3 | 4 |
|
| ||
民用航空器发展史 | 必修 | 144 | 44 | 100 | 8 | 4 | 4 |
|
|
|
| ||
职业礼仪与素养 | 必修 | 144 | 44 | 100 | 8 |
|
| 4 | 4 |
|
| ||
机场标识识别 | 必修 | 36 | 20 | 16 | 2 |
|
| 2 |
|
|
| ||
旅客进出港常识 | 必修 | 36 | 20 | 16 | 2 |
|
|
| 2 |
|
| ||
服务表达与沟通 | 必修 | 36 | 26 | 10 | 2 |
|
| 2 |
|
|
| ||
全球豪侈品牌识别 | 必修 | 36 | 36 |
| 2 |
|
| 2 |
|
|
| ||
航线地理 | 必修 | 36 | 36 |
| 2 | 2 |
|
|
|
|
| ||
国际旅行术语 | 必修 | 36 | 36 |
| 2 |
| 2 |
|
|
|
| ||
紧急救护与逃生 | 必修 | 36 | 36 |
| 2 |
|
| 2 |
|
|
| ||
机场地面服务概论 | 必修 | 72 | 42 | 30 | 4 |
|
|
|
|
|
| ||
机场地面岗位设置 | 必修 | 72 | 72 |
| 4 |
|
|
|
|
|
| ||
民航三字代码 | 必修 | 72 | 50 | 22 | 4 |
|
|
|
|
|
| ||
民航服务平台常识 | 必修 | 36 | 36 |
| 2 |
|
|
| 2 |
|
| ||
民航职业道德 | 必修 | 36 | 20 | 16 | 2 |
|
|
| 2 |
|
| ||
机场服务英语 | 必修 | 72 | 30 | 42 | 4 | 2 | 2 |
|
|
|
| ||
高端旅客服务基础 | 必修 | 72 | 30 | 42 | 4 |
|
| 2 | 2 |
|
| ||
小计 |
| 1134 | 678 | 456 | 63 | 12 | 10 | 17 | 16 |
|
| ||
限选课程 | 手工制作 | 限选 | 54 |
| 54 | 3 | 3 | 2 |
|
|
|
| |
饭店插花艺术 | 限选 | 54 |
| 54 | 3 | 3 | 2 |
|
|
|
| ||
茶艺概论 | 限选 | 56 |
| 52 | 4 |
|
| 3 | 3 |
|
| ||
调酒技术 | 限选 | 56 |
| 52 | 4 |
|
| 3 | 3 |
|
| ||
咖啡 | 限选 | 40 |
| 40 | 2 |
| 2 |
|
|
|
| ||
书法 | 限选 | 18 |
| 18 | 1 |
|
|
|
|
|
| ||
艺术欣赏 | 限选 | 18 |
| 18 | 1 |
|
|
|
|
|
| ||
小计 |
| 288 |
| 288 | 16 | 6 | 6 | 6 | 6 |
|
| ||
综合实训课程 | 动态顶岗实习 | 必修 | 180 |
| 180 | 10 |
| 2周 | 2周 | 2周 |
|
| |
顶岗生产实习 | 必修 | 1000 |
| 1000 | 50 |
|
|
|
| 18周 | 18周 | ||
小计 |
| 1180 |
| 1180 | 60 |
|
|
|
| 18周 | 18周 | ||
合计 |
| 3268 | 1106 | 2062 | 176 | 29 | 29 | 29 | 29 | 29 | 29 |
组建“工学结合”课程体系建设团队。建设团队由行业专家、教育专家、专业带头人和专业骨干教师组成。专业老师全部获得AANI教员认证高级证书, 依托专兼结合的团队建设,以人才共育为目标,实现校企资源的共用共享。一方面,大批航空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被吸纳到教学团队中来,形成兼职教师的资源库,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专业课程的授课以及实训课程的引导;另一方面,有计划地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在实战中积累丰富的工作经验,增强职业素质和实践教学能力。
(二)教学设施
本专业的校内实训基地集教学、培训为一体,包括模拟舱实训中心、职业养成实训基地——形体训练室和语音训练室、两个技能拓展实训室——CBT实训室,校内实训基地的建成为项目、课程建设一体化提供有效的实训保障。
依托数字化校园平台,构建仿真教学和模拟教学平台。与企业合作开发与建设民航专业教学资源库选用亚航协民航民航服务与管理专业实操技教材,将专业教学方案、部分优质核心课程的课程标准、教案、实训引导书、理论教学与技能训练视频、电子教案、亚航协CBT实训多媒体课件、图片、企业项目与企业案例等资源进行共享。建立公共基础课程多媒体课件库及课件制作素材库,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丰富教学资源库的内容与形式。
在对专业课程的开发与建设上,本着以行业为依托,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不断地进行教学改革探索,通过“双语”教学、“分段式”教学以及“实地”教学等全新的教学方式、方法,致力于培养技能型人才。
1.推进“双语”教学提高学生专业能力。为适应航空企业或空港岗位招聘时对外语能力的要求,本专业在一些课程上进行了“双语”教学的探索和实践。本专业教师用中文及第二语言—英语进行航空服务与管理专业讲授,加深了学生对专业常识的认知与学习, 并使他们具备国际交流能力, 实现综合素质的提高。
2.以分段式教学增强学生的行业意识。教学团队为了更好的利用团队优势,更好的进行校企合作,达到资源共享,对课程采用了分段式教学。邀请企业人员参与到课程的实施当中,随时补充航空服务与管理行业新常识,促进学生常识技能与实际工作岗位的零距离。课程教学改革效果良好,全新的职业教育理念进入教学与改革实践,职教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
3.通过实地教学培养学生航空服务与管理综合技能。为了让学生熟悉机场及客舱中的情景模式,进行实地教学的探索,使得大家对实地教学的研究更为成熟。
采取学校、企业联合考核予以确定,增加课程顶岗实习成绩的量分;在校内课程成绩考核中,采用理论、实操分开考核,分开量分,最后统计课程成绩。
1.考试考核方式
对学生的考试考核分为过程性评价考核、终结性评价考核和实践成果评价考核三种方式。一门课程要求以上三种评价考核都要达到合格以上方能通过并给予学分。
(1)过程性评价考核: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测评,包括考核学生的教学参与情况、平时作业完成情况、实习日志、实习操作表现情况等,综合成绩按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评定。
(2)终结性评价考核:对一门课程的结业考试,成绩采用百分制,60分以上为合格。
(3)实践成果评价考核:根据给出的条件进行现场实操,考评老师现场考评,并根据评分标准量分。成绩分为合格、不合格两个等级。
(4)成绩评定:
A理论得分:以平时成绩(占40%)、期中成绩(占30%)
B实操得分:根据技能操作得分计算实操得分。
C理论考核:以开/闭卷考试的方式,出考试卷A卷、B卷,考试时间120分钟。题型有:是非题、选择题、填空题、连线题、简答题、问答题等,满分为100分。
2.考试考核时间
各门课程的过程性评价考核根据学生参与程度和学习态度综合考评;终结性评价考核原则上安排在课程结束后完成评价;实践成果评价考核可随时进行。考核不合格者,可在学习有效期内安排一次补考。
3.实践教学考核要求
引导教师对学生的每一项实践教学课程或环节必须进行严格的评价考核与认定,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操作水平、实习报告、实习日志、出勤率、实习态度和实习成绩,做出客观、综合评定,给出相应的成绩。
1.成立“民航服务与管理”专业建设委员会,每年定期更新、论证并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2.产教深度融合,校企深度合作,双方参与,双元育人。
3.建立校企月度联席沟通会制度,定期反馈和优化人才培养。
4.建立健全专业负责人、企业驻校负责人、专兼任教师、学生班主任、教官的工作要求和工作标准,及时进行监测。